“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先进集体”江门市新会区中心粮食储备库先进事迹
来源:本单位
时间:2020-08-26

  新会区中心粮食储备库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建于2011年,占地面积80亩,仓容6万吨,是一座按粮食仓储标准化设计的现代化粮食储备库,隶属新会区粮食局粮食储备管理公司,主要职能是承担地方储备粮的收储、管理及轮换。储备库内设的新会粮食文化展览室,是全国中小学生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成为传递新会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该库2013年被国家粮食局和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3年评为“江门市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2017年获评“省级粮食应急保障重点联系企业”,2019年荣获广东省首批“AAA级粮库” 光荣称号,2020年5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授予“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图片2.png

  打造粮食教育基地,传递爱粮节粮正能量。该库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宣传“爱粮节粮”理念,通过设定面向社会“基地开放日”,以参观粮食文化展览室和粮食科普室,体验“综合控制中心—化验室—示范仓现场”现代化仓储存粮等方式,配以声情并茂的讲解,与每一位参观者共同回顾解放初期周恩来总理到新会视察并题词的场景,老粮食人夜以继日地生产粮食的艰辛,革命烈士为保卫粮食英勇就义,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粮票和粮油供应证的使用等历史情景,带领广大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示范仓,共同站在2000多吨稻谷堆成的6米高粮面上,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对比往昔的艰苦岁月,警示参观者们“饱时不忘饿时饥,千辛万苦一粒粮”的道理,让参观者深深体会到爱粮节粮不仅仅是口号,更应付诸于实际行动中。近年来接待参观者近500批次,人数超万计,获得社会高度评价。

  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新时期粮食工作创新发展。新会粮食储备库信息化项目于2017年启动,作为全省粮食信息化建设首批五个试点单位之一,具有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2018年9月,省粮食局在新会粮库召开全省仓储信息化现场工作会,组织全省各市区代表参观该库仓储信息化建设,学习智能粮库业务流程,大家对新会粮库的智能化升级改造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是广东省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的标杆。该库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粮食保管“绿色化”、仓储业务“数字化”、远程监管“可视化”。采用智能通风、控温储粮等绿色储粮新技术,根据天气判断通风条件,进行通风排积热,并引入全国唯一仓储专用空调,实现防腐蚀、防粉尘、防失水“三防”效果,有效解决高温高湿储粮环境对粮食保管质量的影响,使得每一粒粮食都储存在适宜的环境里。采用集成温湿传感器、气体监测传感器、虫害传感器等多种物联网设备,随时了解各个粮仓的粮食储存情况信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对粮温失衡等异常状态进行报警。采用RFID技术加强粮食流通监管,通过“一卡通”智能出入库作业系统,改变了以往依靠人工识别车牌、人工扦样的传统作业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粮面平整状态的库存数量在线监测、仓内实景远程监控、粮食异动安全预警、人员安全生产报警等,实现各级管理部门对库内储粮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远程监控,减少监督检查人力和物力成本。2019年11月,该库党支部代表江门市参加广东省市直机关第七届“先锋杯”工作技能大赛决赛,在作品展示、数据解读和评委提问等环节中表现突出,以93.16分佳绩,荣获优秀奖。

  扎实推进仓储规范化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储备任务。该库根据新时期粮食储备的要求,不断完善仓储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制订管理制度,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制度,为储粮安全和安全生产“两个安全”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为推进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使用,每年都对仓储设施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更新,并加大投入,为职工建立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仓储和工作等条件,为该库“两个安全”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不断加强人才建设,为建设信息化、规范化、绿色储粮队伍,通过外引、内学等途径,不断提升职工储粮技能,为该库“两个安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该库通过一系列扎实的保粮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储备粮的数量充足真实和质量良好,为当地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提供重要支撑、作出了积极贡献。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