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第一粮食销区的粮食安全得到确保
来源:
时间:2014-10-15

一、广东粮食安全保障任务日益繁重
   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粮食销区,粮食安全保障任务十分繁重。2013年,全省粮食产量1316万吨,消费量约4100多万吨,外购粮食2800多万吨,粮食自给率约32%。从长期看,受土地等种植资源有限以及粮食单产提高难度较大等因素制约,全省粮食增产空间有限;另一方面,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省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从省外购入粮食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对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我省区位特殊、粮食消费量大,全省粮食市场波动易对华南地区、港澳地区乃至全国粮食市场产生连锁影响。全省粮食安全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
二、全省超过1亿总人口的粮食安全得到确保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粮食安全各级政府负责制,县级以上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工作,县级以上政府财政、农业、工商、食药监、价格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安全有关的工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粮食系统一手抓粮食流通市场机制完善,一手抓政府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粮食安全各级政府负责制。全省粮食工作实现了供需平衡、价格稳定、质量良好、应急有效四大目标,确保了全省超过1亿总人口的粮食安全,为全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体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全省各级粮食部门采取“沉下去”、“走出去”等形式,指导做好本地粮食收购工作;大力巩固和发展与粮食产区的产销合作,抓好国内粮食采购;不断加强政府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建立了食用植物油储备制度。近年来,我省每年从省外和国外购入粮食约2800万吨,满足了省内粮食消费需求,保障了军需民食。
 (二)实现粮食价格稳定。认真抓好粮油市场监测工作,全省已建立粮油市场监测点600多个;着力推进粮油平价商店建设,已设立粮油平价商店610多家,全部有2元/市斤以下的平价大米供应,在稳价格、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全省粮食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9%,比全国低2.7个百分点,比省内食品价格指数涨幅低1.7个百分点。
 (三)实现粮食质量良好。按照有关规定,粮食部门负责收购和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监管,农业部门负责粮食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粮食质量监管。在粮食收购期间,全省各级粮食部门深入田间、粮食收购现场开展粮食品质测报、原粮卫生调查以及抽样检测工作,及时掌握粮食质量情况;在储存环节,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切实加强入库粮食质量监测,把好入库粮食质量关,并切实加强春、秋两季库存粮食质量检查,确保储备粮质量安全。此外,在流通环节,积极发挥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部门协作机制作用,协同有关部门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近年来,全省储备粮、军供粮等政策性粮食质量未出现问题。
 (四)实现粮食应急有效。我省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后,于2013年对该预案作了修订,并制定了应急操作手册。截至2014年4月底,全省已建立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160多个,省本级以及大部分地级以上市开展了粮食应急演练。全省粮食工作有效应对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雨洪涝灾害、强台风袭击等多次考验。
三、打造“南粤粮安工程”
   今后一段时期,广东粮食系统将按照中央和省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新要求,应对日益繁重的全省粮食安全保障任务,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稳定生产、搞活流通、充实储备、加强监管、完善政策”的广东粮食安全方针,以实施国家和省“粮安工程”规划为抓手,从守好责、绘好图、装好碗、管好粮、建好仓、育好链等六个方面加强全省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南粤粮安工程”,确保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粮食销区粮食安全,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省储备粮东莞直属库
广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我省大力加强粮食产销合作,每年外购粮食约2800万吨,保证了全省粮食供需平衡。图为2014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鄂粤粮食产销合作洽谈会。
2014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鄂粤粮食产销合作洽谈会现场。
截至2014年4月底,我省已完成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建成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161家。全省粮食应急网络不断完善。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