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粮油市场回顾及后市预测
来源:本单位
时间:2022-05-20

  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乌克兰危机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粮食库存充足,保障措施充分,部分原粮价格有波动,但是零售终端价格走势相对平稳。

  预计国际粮食生产稳定,粮食贸易量有所下降;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品种结构优化,粮食进口增速放缓;省内粮食供应有保障,部分品种价格有上行压力。

  一、一季度粮油市场回顾

  (一)国际市场方面,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受新冠肺炎疫情叠加2月末暴发的乌克兰危机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并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据粮农组织(FAO)发布数据,3月份,全球谷物、植物油和肉类的价格大幅跃升至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3月末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玉米、大豆价格以及泰国大米现货离岸价分别比年初上涨27.56%、23.41%、18.2%及7.3%。一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效应显现,国际通胀保持较高水平,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曾涨至139.13美元/桶的高位。二是乌克兰危机导致粮食和农资出口受阻。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俄罗斯还是全球重要的油气出口国、化肥出口国,市场预期乌克兰危机将导致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以及俄罗斯能源和化肥出口受阻。

  (二)国内市场方面,部分品种原粮价格上涨,粮油进口增速放缓

  1.原粮批发价(食用植物油出厂价)上涨,粮油终端消费价格相对平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数据,3月末国内主产区小麦、玉米、中晚籼稻以及大豆油、豆粕等批发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13.18%、7.99%、0.61%、12.63%和31.99%。一是相较于稻谷库存充足有余,市场小麦流通量偏紧,且受2021年品质下降等因素影响,政策性小麦拍卖保持较高成交率,成交价格涨幅较大。二是受东北等产区局部疫情影响,玉米流动不同程度受阻,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三是进口大豆成本提高支撑大豆油和豆粕价格上涨。我国大豆油和豆粕主要来源于进口大豆压榨。今年一季度,大豆进口均价同比上涨21.6%,进口原料价格上涨带动大豆油和豆粕价格上行。

  由于疫情散发多发因素影响,终端消费不旺,成品粮零售价格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

  2.粮油进口增速大幅放缓,价格上涨。一是粮食进口增速大幅放缓,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大幅减少。一季度,我国进口粮食3700万吨,同比下降1.5%,而去年同期增长62.3%。进口食用植物油105万吨,同比下降62.8%,而去年同期增长50.7%。除高粱增长约3成,大米增长约15%外,其他各粮食品种进口量增速为个位数或负增长。二是粮油进口价格大幅上涨。一季度粮食进口均价上涨21.6%,食用植物油进口均价上涨52.4%。除大米进口价格下降11.8%,其他各粮食品种价格涨幅达20%以上。

  (三)省内市场方面,外省调入粮食增加,粮食库存充足,口粮价格稳,饲料用粮价格上涨

  1.粮食进口和外省调入互为补充。一季度我局监测的主要港口来粮(含外省来粮及进口)约1320万吨,同比增长16.4%。其中,经我省口岸进口粮食951.1万吨,同比增长2.77%;进口植物油5.2万吨,同比下降90.68%。从外省调入粮食增加主要为饲料用粮,而进口玉米、大麦等饲料用粮进口则减少。

  主要粮油品种进口情况:小麦223.6万吨,增52.52%;稻米118.9万吨,增20.06%;玉米192.6万吨,降21.33%;大麦56.6万吨,降36.92%;高粱168.9万吨,增67.19%;大豆184万吨,降16.75%;棕榈油1.8万吨,降96.45%。

  2.地方储备和商品库存充足,饲料用粮需求逐月下降。一季度,省、市、县储备粮均未动用,粮食储备和成品粮储备增加。3月末,全省地方储备粮库存同比增长8%,可满足全省常住人口半年以上口粮消费需求;其中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储备创新高,可保障全省常住人口1个月以上口粮供应。地方储备油库存同比增加2.1%,可满足全省常住人口约半个月口油供应。企业商品粮库存有所下降,但仍处常年高位。

  一季度,全省饲料产量同比增长约5.5%,但是环比呈现逐月下降的走势,主要受玉米和豆粕原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低迷、新冠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

  3.成品粮油价格相对平稳,饲料用粮价格不同程度上涨。一是成品粮油价格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的粮食和食用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1月分别环比下降1.5%和0.6%,2月分别环比增长1%和0.5%,3月分别环比增长0.9%和0.3%。3月末,我局监测的籼米、小麦粉、大豆油零售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0.31%、0.8%和0.38%。二是饲料用粮价格不同程度上涨。3月末,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的广州地区玉米到到港价比年初上涨2.9%,珠三角地区豆粕出厂价比年初上涨34%。豆粕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与玉米等能量饲料相比,豆粕的刚性需求较强,国产替代性低,加之春节以来豆粕库存持续处于低位,提高了其涨价预期。

  二、后市预测

  (一)全球粮食产量预增,粮食贸易量预降

  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国际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刺激主要产粮国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国际粮食产量有增产预期,而乌克兰危机持续对粮食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4月预测,2021/22年度全球谷物产量27.99亿吨,同比增长0.8%,其中小麦、粗粮和大米产量分别为7.77亿吨、15.02亿吨、5.2亿吨,同比分别下降0.01%、增长1.3%、增长0.7%。

  粮食贸易方面,预计2021/22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4.69亿吨,同比下降2%,主要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和玉米出口量预计下降。其中全球小麦贸易量1.9亿吨,同比增长0.3%,但是乌克兰小麦出口下调500万吨,俄罗斯下调350万吨,对应欧盟和印度小麦出口增加;玉米贸易量1.78亿吨,同比下降6.6%,其中乌克兰和俄罗斯玉米出口分别下调1250万吨和200万吨,需求转向将导致阿根廷、印度和美国出口增加。

  (二)国内粮食生产稳定,粮食进口增速下降,国产粮油补充进口减量

  从国内生产看,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底线任务。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当前全国春季农业生产进展顺利、形势较好。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6亿亩,长势与常年基本相当,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春播粮食面积9.4亿亩左右,比上年有所增加,播种进度快于去年。此外,国家还出台政策措施,稳定玉米、增加双季稻、发展再生稻、扩种大豆,力争秋粮面积只增不减。预计国内小麦供求平衡有余、玉米产需紧平衡、大豆产量有所增加,粮食品种结构趋于优化。

  从粮食进口看,去年进口量大幅增加,拉高进口基数,伴随着国际粮食价格高位波动,以及结合国内粮食消费低迷的实际,贸易商对粮食进口将保持谨慎,粮油进口增速将有所放缓,部分粮油品种进口量甚至出现下降。分品种看,与我国庞大的消费量相比,大米进口占比较低,加之国际大米价格相对低迷,将刺激大米进口;小麦、玉米及其替代品价格持续上涨,且2021年进口量高速增长,预计后续进口潜力相对有限;大豆进口具有一定刚性,近年来进口量保持相对稳定,预计后续进口量将保持稳中略降;食用植物油,受主产国限制出口以及乌克兰危机形势下乌克兰葵花籽油出口受阻导致的需求替代等因素影响,棕榈油价格高企,棕榈油进口量将处于低位。

  (三)省内粮食供应有保障,口粮品种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1.粮食供应有保障。生产方面,国家保障粮食生产稳定,我省早稻意向播种面积稳中略增,自产粮食产量预计稳中有增,国产粮食保供基础稳固。物流方面,随着散发性疫情缓解,主产区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流入我省趋于畅通,粮食价格波动将减弱,结合我省与粮食主产省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我省粮食调入是有保障的。由于国际粮油价格上涨,部分品种粮油保供转向国产替代。

  2.部分粮油品种价格有上行压力。一是稻谷和小麦价格将保持基本平稳。国内供应充足,国产化率高,新季早稻和夏粮陆续上市,将有效充实市场流通。此外,国际大米价格相对低迷,也有利于促进进口和降低稻谷、大米价格的上涨预期。二是玉米及其替代品价格有上行压力。与国产化率相对较高的稻谷和小麦相比,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比重接近2成。随着国际通胀持续,国际玉米、大麦和高粱价格持续上涨,将一定程度带动省内价格上涨。三是大豆价格将随同国际价格波动。大豆是我国和我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将进一步导致大豆油和豆粕等保持高位。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