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肖晓光在《中国粮食经济》发表署名文章:
全面深化改革 协同推进转型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粮储实践新局面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时间:2025-02-27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广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精神,强化转型促发展、深化改革保安全,全面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范式的法治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奋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贡献粮储力量。

  一、聚焦“三个重点”,高标准谋划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一)聚焦规划引领,推动“十四五”高质量收官

  高质量完成粮食和物资储备“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全省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找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研判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编制高质量的省粮食安全保障“十五五”规划,为新时期广东粮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路径。

  (二)聚焦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任务落实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广东省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工作清单和任务分工,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加强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储备粮监管主体责任,加强对执行主体政策性业务考核。研究提出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意见建议,推动出台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对地市改革的指导。全面落实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剥离商业经营要求,督促其承担好政策性粮食储备职责。深化物资储备安全管理改革,充分发挥广东省储备制度工作协调机制作用,解决机制障碍,完善政策措施,分级分类压实责任,增强管理合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聚焦重大项目,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推进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积极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做好粮食仓储设施新建、升级改造、设备更新等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加力推动广东“3+5”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承载城市、关键节点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中心库、骨干库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成规划建设任务。推动广东省暨广州市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尽快投入使用,打造全省物资储备龙头库。

  二、突出“三化协同”,全面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范式的法治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一)落实部门监管主体责任,提高依法治粮管储水平

  推进《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修订工作,强化依法履职尽责,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促进粮食储备和流通任务落到实处。扎实开展地方储备粮油监督检查,强化省级储备粮油和物资监管。突出对政策性粮食库存管理情况、粮食质量标准执行情况、粮食流通活动有关情况等重点领域监管,有效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大对政策性粮食运营管理的监管力度,严厉整治违规开展商业性经营业务、为债务作担保或清偿债务、擅自动用政策性粮食以及违规操作“转圈粮”等行为。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不断加强宣传和线索核查力度,严肃查处涉粮违法违规行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确保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形势稳定。

  (二)加强“数字粮储”建设,实现粮食和物资储备一网统管

  加快智慧粮库建设,提升库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强化AI、区块链、大数据分析、预警模型构建等信息技术应用,持续迭代升级省粮食和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日常管理和全员应用。探索与有关政策性银行建立合作共享机制,与具备条件的省级物资储备承储企业实现系统对接,以用促建,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增强网络安全主动防御能力,优化网络安全策略,确保省平台及企业库点信息系统安全。

  (三)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完善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广应用控温、气调绿色储粮技术,促进粮食储存绿色优储、常储常新。稳步推进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和第七生态区绿色储粮集成化示范,支持指导试点和示范单位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储粮标准化工作模式,为绿色储粮工作提炼“广东经验”。开展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仓储规范化管理行动,修订完善仓储管理制度,研究出台具体操作指引,避免储存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浪费。依托“智慧粮库”建设,建立预警规则,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降低储存损耗。

  三、紧抓“三项建设”,奋力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紧抓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建设

  持续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有序安排收储和轮换,指导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储备,发挥好储备调节供需、稳定市场作用。强化收购服务,优化组织方式,提高农民售粮满意度。探索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产销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粮源渠道。创新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粮食应急保障中心运作机制,联合开展粮食应急能力压力测试等,推进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提高稳市场、保供应能力。

  (二)紧抓物资储备管理效能建设

  聚焦“保一线、保重点、保运转”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核心职能,统筹施策,整体完善省级医药储备体系,形成常规药品、短缺药品、防疫物资3大类储备互为支撑、协同发力的新格局。健全省级救灾物资储备规模、品种及布局,主动适应防灾减灾形势发展,适度增储实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物资品种,逐步淘汰技术落后、需求较少的老旧品种。完善省级冻猪肉储备规模化、集约化管理模式,加快推动省级冻猪肉储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抓好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政策变化契机,深入开展优化广东省化肥储备管理模式调研,适时修订化肥储备管理办法。

  (三)紧抓队伍作风建设

  以党建为引领,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系统自身建设上水平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导向,提升素质能力,加强正向激励。强化正风肃纪反腐,严防廉政风险,坚持求真务实,一体推进“三不腐”。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强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粮食和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


分享到: